他在企业管理咨询行业的地位无人能及,40多年顾问生涯,创造了世界级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哲学体系,被赞誉为企业管理大师、企业哲人。
他是世界各地多个董事会的常客,和许多强势的首席执行官保持着长久的亲密关系。其中包括: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·韦尔奇,汤姆集团的狄克·哈林顿,以及威力众公司的伊凡·塞登伯格,花旗集团前首席执行官约翰·里德等。
他是拉姆·查兰,最具影响力的全球管理咨询大师,被誉为“当代德鲁克”。近日,《营创商业评论》有幸采访到拉姆·查兰及他的中国业务负责人、全球唯一合伙人杨懿梅女士,今天特别刊发本次采访实录,以飨读者。
(前为拉姆·查兰,后中为杨懿梅,另两位为营创商业评论记者)
Q1:在您看来,一位企业CEO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?制定企业战略?识人用人?或是其他?
拉姆·查兰、杨懿梅:CEO的职责取决于这个公司所处的行业,公司的背景,所处的阶段,但大多数情况下,CEO有三个最重要的职责。
第一,明确公司的发展方向,公司的发展目标以及公司的目标客户。并能够时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,时刻调整自己,跟上时代的步伐,否则,只会被时代淘汰。
第二,选择合适的人才,并且要将高价值人才的识别和任用作为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任何一个组织,不管多大,真正决定命运的都是一小部分人。如何把这些人找出来,放在合适的岗位上,是非常重要的。
第三,强有力的执行,并且要比别人执行得更好。因为他们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执行力和竞争优势,所以CEO要善于跟进过程、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、克服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障碍,只有这样做的企业才能走到最后,笑到最后。
Q2: 您在书里有提到《是时候拆掉人力资源部门了》,为什么要拆掉?
拉姆·查兰、杨懿梅:这是我几年前提出的观点,而且“拆掉”“炸掉”并不是我原来的用词,我想强调的是,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这部分人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“战略性的人力资源工作”上。
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,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力资源部门的人,会把工作重心放在重复性、行政性的这些工作当中,因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、精力和资源。
所以,我们必须要有意识地把人力资源的工作分为两类:一类是行政性人力资源工作,另一类则是战略性人力资源工作。当充分运用智能技术将第一类重复性、行政性、低价值的工作通过外包和自动化去完成时,我们会发现,在战略性人力资源工作上,他们将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。
Q3: 长期以来,您一直担任世界500强企业高管顾问,您认为这些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?中国企业是否有可以学习的地方?
拉姆·查兰、杨懿梅:在美国,行业类型,公司类型,科技总类,所属区域都很丰富,这些公司有一些共同点,但我不确定这些共同点是否值得中国公司学习:
第一,美国企业很注重内部的人才培养和升级,比如重复培养和升级人才的技能,我觉得这一点很适用于中国企业;
第二,美国企业有一套用于做预算,预估季度业绩的系统性规则,很大程度上可以打破企业组织僵化,推动组织转型。
第三,美国企业在人才绩效评估方面,能力很强。但缺点是它们只擅长做短期评估,即便如此,这些工具依然值得中国企业借鉴学习。
Q4: 在中国,很多企业仍然论资排辈,如何才能打破“资历取胜”或“职位等级晋升制”这种固化思维,进而识别和培养高潜质人才?
拉姆·查兰、杨懿梅:首先,在中国现存的这种“职场文化下”,公司CEO必须要强化一种思维认同:加速人才培养!
特别是在选择重要的人才时,不能论资排辈,而是看其是否具备推动转型的理念能力,这才是最关键的。也许他年轻、级别不高,但作为HR,要能够对人才做全面的盘点,要有慧眼把他从组织中锻炼出来。
例如,CEO在选拔人才时就要系统性地在每一个层级中选拔人才,而不仅仅是上下两级。这样在一个组织层级中,即便级别相对较低,但只要有足够的潜力和能力,也可以有脱颖而出的机会。
这种方法可以评估各个等级的人才,识别那些能为组织的未来带来贡献和有升级潜力的人才,而且可以有效避免“论资排辈”的问题,必要时也可以进行人才轮岗,苹果公司就是这么做的。
Q5: 巨变时代,企业如何做到基业长青?作为个人又要如何进步和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淘汰?
拉姆·查兰、杨懿梅: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,企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很大。因此,从经营企业的角度来说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学习新事物,与时俱进。
美国企业中做到管理层岗位的很多都是80后,90后这样的年轻人,在中国也是这样的情况。因此,一个真正伟大的企业会持续不断地推动自己创新、寻求新的市场机会,主动出击,从而不被时代所淘汰。
年轻的管理化团队意味着活力与创新,但同时也亟待提升很多方面的能力,否则只会坐以待毙。
比如,很多大公司的员工尤其是管理者,都必须要向老板汇报自己的学习计划,通过相应的评估和研讨之后,就马不停蹄地付诸行动和学习培训。在美国,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接受过数据科学,数字化等方面的培训,也需要学习如何与别人合作,如何培养同理心,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,以及如何与他人交流等。
当然,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和不断迭代的时代,而这种持续学习的状态本身和年龄无关,不论是当代的80、90后管理者,还是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,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新的领域里面不断地探索,而我们要做的,就是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超越自我。
(左为拉姆·查兰,右为杨懿梅)
拉姆·查兰如今已经80岁高龄,现在仍然在每时每刻去想着如何去颠覆自己过去的理论,如何找到更适合数字时代的企业管理的方法,相比很多全球大师“一招鲜”的成名方式,查兰唯一的选择只有踏踏实实的研究与朝朝暮暮的自我迭代。
无论你有多年轻,像20岁、30岁,还是像查兰一样80岁,都可以持续不断的学习,这是一个创新、创造的时代,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,每个企业、每个人都只有跟上步伐、才能在这个时代致胜,此刻,让我们一起创造未来!